快速發(fā)展的LNG貿易引發(fā)定價權競爭
發(fā)布時間:2014-03-05   作者:信息員   瀏覽量:164
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增加了在全球范圍內配置天然氣資源的可能,極大地促進了LNG貿易。不同于成熟的北美和歐洲市場,亞太地區(qū)對國際天然氣市場的依賴則更多的是通過LNG方式。中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qū)都是LNG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qū)。在2009-2013年五年時間內,世界LNG貿易量從2427億立方米增至3253億立方米,其年復合增長率為7.60%,高于同期管道天然氣貿易量的4.27%,已占全球天然氣貿易總量的三分之一。截至2013年,亞太地區(qū)的LNG進口量已占全球總量的73.20%。
在天然氣定價方面,由于市場成熟程度的不同,全球三大天然氣消費地區(qū)的定價方法各不相同。定價機制的差異導致三地天然氣價格呈現(xiàn)明顯差異,特別是2011年至2014年6月國際油價大幅下降之前,全球天然氣格局的變化使得三大天然氣市場價格明顯分化。一方面頁巖氣產量的高速增長推動美國氣價大幅度下降;而另一方面"311"福島核事故導致日本對天然氣需求急劇增長,亞洲LNG進口價格急劇攀升。以2012年為例,日本LNG進口價是美國亨利中心天然氣價格的6倍,是歐洲天然氣價格的1.8倍。巨大價差的背后是由于市場的分割而致的定價機制差異,與JCC掛鉤的亞洲LNG定價機制更多地反映了商品之間的替代關系而不能合理反映天然氣市場本身的供求情況。
作為全球LNG需求增長最為快速的亞洲地區(qū),已經圍繞LNG定價權展開了競爭。一方面積極探討推出天然氣期貨合約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加緊與美國商談進口LNG并借此建立與亨利港天然氣期貨合約掛鉤的新定價機制。
在天然氣定價方面,由于市場成熟程度的不同,全球三大天然氣消費地區(qū)的定價方法各不相同。定價機制的差異導致三地天然氣價格呈現(xiàn)明顯差異,特別是2011年至2014年6月國際油價大幅下降之前,全球天然氣格局的變化使得三大天然氣市場價格明顯分化。一方面頁巖氣產量的高速增長推動美國氣價大幅度下降;而另一方面"311"福島核事故導致日本對天然氣需求急劇增長,亞洲LNG進口價格急劇攀升。以2012年為例,日本LNG進口價是美國亨利中心天然氣價格的6倍,是歐洲天然氣價格的1.8倍。巨大價差的背后是由于市場的分割而致的定價機制差異,與JCC掛鉤的亞洲LNG定價機制更多地反映了商品之間的替代關系而不能合理反映天然氣市場本身的供求情況。
作為全球LNG需求增長最為快速的亞洲地區(qū),已經圍繞LNG定價權展開了競爭。一方面積極探討推出天然氣期貨合約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加緊與美國商談進口LNG并借此建立與亨利港天然氣期貨合約掛鉤的新定價機制。
熱點新聞
-
聚勢謀遠、征程未來丨美能能源2024年年中會召開
2024-07-22
-
中國石油集團召開天然氣保供領導小組會議
2024-10-08
-
楊冠軍主席走訪調研委員企業(yè)美能能源
2024-04-11